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作出了專門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努力方向、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
如何深刻認識“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對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們必須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從法治上為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提供制度化方案,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光明前景。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決定》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后進一步作出系統部署,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全面依法治國的任務仍然艱巨繁重,法治領域改革面臨許多難啃的硬骨頭,必須繼續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將法治中國建設向縱深推進。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目標要求是什么?
《決定》明確要求,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這五大體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具體目標。
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必須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不斷提高立法效率,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體系,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制度規定和社會規范體系,不斷增強法律規范體系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基本依據。
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是聯結良法與善治的橋梁。當前,法律執行和實施仍然是最大的短板,這些法治實施中的問題應當成為厲行法治的聚焦點和發力點,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確保法律法規全面有效實施,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法治優勢轉化為治國理政的政治優勢和治理效能。
加快形成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要抓緊完善立法、執法、司法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至關重要。要切實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方向引領和政治保障。要著力建設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組織和人才保障。
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依規治黨深入黨心,依法治國才能深入民心。要堅持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相銜接相協調,實現管黨治黨和治國理政相貫通,充分發揮依規治黨對依法治國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全面提高黨依規治黨和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平。
編輯 付武軍
上一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憲法的重要論述